人类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3)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4生活志的视角 生活志来源于人类学中的民族志概念,即通过长时间与当地人共处,参与所有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在作为旁观者的记录基础上,进行

2.4生活志的视角 生活志来源于人类学中的民族志概念,即通过长时间与当地人共处,参与所有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在作为旁观者的记录基础上,进行转述、分析和理解,最终转述给读者[18]。具体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则可以采用生活志的方式,如凯博文提出的疾痛叙事方法,认为医生客观专业的疾病(Di-sease)解释模式和患者的日常零碎疾痛(Illness)解释模式是存在距离的,因此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以与患者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解患者的患病经历和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患病故事,甚至可以采用微型民族志的方式,这样医生才能对自己习以为常的解释模式做出反思,从而尝试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19]。同样,在护理实践中,也有学者提倡叙事护理模式,即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故事倾听、吸收,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20]。这便是生活志视角在护理学应用的具体实践。

3 人类学应用于护理学的前景

3.1时代的需求 ①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的疾病谱系已经转变为以慢性病为主的疾病谱[21],传统的单因单病的生物医学模式已向多病多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这意味着护理理念也要随之而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2]。与此同时,护理实践也产生了更多的要求,即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特征,同时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因素同样需要重视,护理也不仅仅是对患者生病期间的护理,更是对生命全过程的护理,以及全人护理[23]。这不仅需要护理技能的提高,更是提出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周期的护理需求。②大健康时代。大健康观是系统的健康观念,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健康等,是一种全局观念,旨在关注生命的全过程,关注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24]。在大健康模式下,个人健康在医护人员、个人、家庭成员、社会环境等共同作用下得以实现。这要求护理实践不再仅仅局限于医院之中,还必须向家庭以及社区延伸,并且考虑患者的多种特征和生活环境。这也为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以便为护理对象提供更有效且有意义的护理。③全球化时代背景。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避免的浪潮,对于护理界而言,全球化既能将国际社会中的先进经验带入国内,进行有效的学习借鉴,譬如引用国外人类学应用于护理研究和护理教育中的优秀实践,也能看到与国际社会存在的差距,认识到其中的紧迫性。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下人口流动成为常态,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之中,出现了许多的移民群体,既包括其他国家的,也有来自我国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不同的人群提出了不同的护理要求,这也要求护理人员学习相关人类学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

3.2研究路径

护理人类学研究应该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①跨文化护理(Transcultural Nursing)及国际保健护理研究(International Health Nursing Studies);②护理民族志研究(Ethno-Nursing,Ethno-Methodological Nursing Study)[25]。为了将人类学更好地应用于护理学之中,我国的研究者也可以借助跨文化护理和护理民族志这两条路径进入。

3.2.1跨文化护理 要求在理解患者的疾病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护理。这种跨文化的差异,既来自于患者日常零散的疾痛解释模式和护理人员专业的疾病解释模式的差异,也来自于患者和护理人员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包括不同地区、经济地位,甚至是不同社会性别身份所带来的差异,尤其是在我国特殊的多民族社会环境之中,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风俗和信仰,影响着他们的疾病观、健康观和生死观,在护理实践中,如何最大地尊重他们的文化价值同时又能进行直接有效的诊疗,需要护理人员带着跨文化视角不断地进行调试。

3.2.2护理民族志方法 民族志作为人类学最重要的基础,一方面,可以将民族志看作是一种研究方法,即进行田野调查以及长时间的参与式观察,这意味着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长时间的接触,建立起相对亲密的信任关系,从而帮助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可以将民族志看作是一种撰写和表述方式,这体现在护理人员和患者日常的交流之中,尝试去了解患者的认知世界,可以记录下来,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入患者的个人、家庭乃至于社区生活之中。总之护理民族志的方法,指的是通过将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纳入护理实践之中,从微观的层面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探索患者的护理需求,最终帮助其解决问题。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0/1229/476.html



上一篇:“音”之于“人”与“人”之于“音” —— 关
下一篇:人类本质与自主 ——哈贝马斯对自由优生学的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