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以何研究科学:反思科技民族志*(4)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人类学因“不懂”而无法研究科技这一论断不能成立。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需要懂到何种程度”。从既有研究来看,科技民族志涉及的知识、议题、

人类学因“不懂”而无法研究科技这一论断不能成立。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需要懂到何种程度”。从既有研究来看,科技民族志涉及的知识、议题、田野环境都非常丰富,小到一种日常药物的研发(CLARKE,MONTINI,1993:42-78),大到核设施的风险问题(MACFARLANE,2003:783-807);从乡土中的农业技术推广(秦红增,2004:88-94),到实验室内部的精深知识如DNA 片段(RABINOW,1996:1-17)。问题在于,对于田野中涉及的科技知识需要“懂”到何种水平,才足以支持对其进行的社会科学分析? 一方面,这是一个所有田野工作都面临的问题,即对当地文化的学习、田野工作可以是无穷尽的。就这一点而言,科技民族志并无特异性。人类学民族志调查的时长通常有其惯例。对于科学社会世界的研究,不一定需要以年度为周期。不过,其期限的确定依然需要参照社群内部的活动周期,以获得一个对所关注的事件过程的相对完整的观察。和一般田野工作一样,收集到的材料要足以支持对于研究问题的回答。另一方面,科技民族志的特殊性在于,科学知识具有高度专业性和极强的迭代性。达到专家的程度,需要持续数年的基本数理训练及系统的专业积累。这就成了科学的“门槛”。人类学研究者不可能也无须达到专家的专业程度——正如研究巫术并不需要达到巫师同等的水平。不过,要超越浅白的解构研究,确实有赖于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至于“懂到何种程度”,可以借助一个经典的专家研究之概念加以说明:柯林斯等对不同的“专业性”做出了区分,提出有两种不同的专长,即“贡献性专长”与“互动性专长”(COLLINS,EVANS,2007:77-90)。拥有某一学科的“贡献性专长”,即有能力对此学科做出学术贡献,例如可以做研究、发表论文。而拥有互动性专长者,不一定有能力生产知识,但是可以就相关知识进行内行式的交流、谈论。

对于科技民族志,研究者必须超越一般外行的理解,至少获得“互动性专长”。即至少需要掌握相关核心术语和概念,听得懂行话,了解相关理论(可以不懂推导过程),并可以使用这些语汇进行讨论;了解相关实践所遵循的信条、仪规和模式;熟悉日常工作的方式,理解相关的专业行动的含义。当然,通过田野工作获取的“互动性专长”不同于科技专家的贡献性专长。两种专长涉及同样的一套知识,但视角不同。科技专家的专业性更多来自学科内部。而研究者的视角是超越学科边界的,同时试图掌握科技知识以及其所嵌入其中的社会的情况。这个视角将科学和社会视为是在异质的文化矩阵中产生的范畴,科学是包括科学家在内的一系列行动者的共同参与的广泛过程。这一系列行动者可能还包括国家及政府、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技术的竞争者、技术的反对者,技术涉及的普罗大众等等。因此,研究者需要了解科技相关的整个社会情境和行动者网络,而科技知识是其中的一环。

四、科技民族志实践:科学知识的文化分析

再进一步,对于科技民族志而言,需要收集和理解哪些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还与研究所采用的进路、分析框架有关,即取决于研究者如何看待这些知识、如何分析这些知识。这与一般的民族志并无二致。笔者以垃圾治理研究为例,简单呈现在科技民族志当中,科技知识材料是如何与分析框架互动的。

以往的环境治理研究中,包括对环境抗争的研究中,技术本身往往被当作“黑箱”来处理。笔者发现,如果不打开技术黑箱,就无法理解相关环境决策为何招致反对,也无法理解各方的共识与争议,更无法为多方对峙的环境社会困局找到解决之道。垃圾治理的困局就是,垃圾围城、污染严峻,然而被政府视为有效解决之道的垃圾焚烧技术,却引发了大量的争议与反对。为了对相关技术争议做出恰切的呈现和分析,笔者采用了“论域分析”的进路(张劼颖,李雪石,2019)。科技民族志围绕垃圾焚烧技术的争议展开。首先需要描述的是焚烧技术的一般原理及其应用的概貌。垃圾焚烧即通过锅炉焚烧来消除生活垃圾,涉及一套复杂的预处理、焚烧和排放物处理技术。当前主流的技术还可以将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确定了以焚烧为主要的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然而,遍布全国的焚烧项目,大都遭到了强烈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成了与核设施类似的、具有强“邻避效应”的技术。垃圾焚烧厂的大规模兴建及其反对运动,构成了近年来重要的环境事件。对焚烧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和反对各方,共同构成了垃圾焚烧技术的论域。在本研究案例中,将此论域区分为垃圾焚烧的应用方(包括应用技术的政府、企业,以及相关技术的专家),以及反对方(包括环保人士、周边居民)的社会世界。接下来考察技术争议的焦点,分析在各个社会世界中围绕此焦点的知识和话语。垃圾焚烧可能产生剧毒物质“二噁英”,这是这场争议中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既是焚烧技术招致反对的主要原因,也是技术本身不断升级、致力改善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焦点,已经确立的科学知识包括:1.二噁英是人类目前已知最剧毒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会对人体造成极强毒害。2.垃圾焚烧正是已知的二噁英来源之一。3.在高温条件下(高于850摄氏度),苯环被破坏,二噁英就无法形成。对于这些科学事实,各方并无争议。技术专家与反对者争议的关键是: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技术是否可以有效控制二噁英的产生。专家指出,现有的锅炉技术与设施,可以确保垃圾的充分燃烧,从而阻止二噁英的产生。反对者则指出,由于当地独特的饮食习惯和气候条件,导致当地垃圾的成分含水量大,而本市又不做垃圾分类,这都会造成垃圾的不充分燃烧,也容易导致排放处理装置的失灵。因此,垃圾焚烧作为全球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却并不适合本地。在论辩过程中双方调动了不同的知识来生成其对技术的表述。即使是反对方,也并非专家所指的“非理性恐慌”。他们同意相关科学事实,如二噁英的理化特征、燃烧的过程。双方的分歧在“技术的地方适用性”上产生,专家力图呈现此技术的高科技和普适性,反对者则援用其地方性知识来论证本地的特殊性,继而说明技术的不适用。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202/500.html



上一篇:话语建制与话语实践:人类学视野下国际社会对
下一篇:营销研究中国本土化路径选择 ——基于主导研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