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角下的农村土地使用状况探究 ——以(2)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过去,农民将土地视作一种财富,一种生存保障。家中的土地多,意味着可以种植更多的作物,意味着家中老老少少的口粮有了着落,更意味着卖出多余的

过去,农民将土地视作一种财富,一种生存保障。家中的土地多,意味着可以种植更多的作物,意味着家中老老少少的口粮有了着落,更意味着卖出多余的作物得以收获金钱的回报。如今大量农民弃耕的背后,不是不再需要保障,而是这种保障不再仅仅依附于土地。郑xx,今年36岁,常年在家周边的县城打工,当被问及是否担忧弃耕后失去保障的问题时,他说:“我觉得没有,以前的人是靠天吃饭,说的这话,现在根本种地没有啥收益,有啥保障呢。现在又饿不死,在外面打打工赚钱。几亩地没什么保障,不像以前了。现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最起码挣一两千,咋样都比种地来得快。挣的钱你买成米买成面,怎么叫没有保障。”可以发现,如今的农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保障”的理解更多偏向于直接的钱财形式。有了积蓄可以购买任何生活物品、可以做小本生意,如何支出使用这笔钱更加自由。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我国全面放开市场经济以前,农民们最关注的问题是每年庄家的收益情况如何,是否够全家人的口粮。即使是少数有意愿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进城做事的机会。现代城市发展对农民工的极大需求与农民进城务工的强烈意愿间形成双向吸引,促使农民产生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也在瓦解着土地作为财富与地位象征的隐喻。

二、最优化个人利益的经济行为

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都是“经济人”,即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尽管这一理论后来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但也不无一定道理。经过访谈发现,农民们做出选择的过程与思考逻辑,正是在衡量对自己是否有利,利益是否达到最大化,以及自己需要付出多少的劳动。

促使农民做出继续种地或弃耕进城务工选择的一个直接因素,在于农民认为是否划算。农民对种地与务工二者进行自我判断,将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回报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做出选择。韦xx,56岁,现在村上经营一家自行车修理店铺。她说:“没有价,粮食卖出去的话,工钱拿不回来,再一个,卖出去的话,粮食太便宜,还不如不卖。娃娃算过账,打工的话,一天要打几袋子米的钱呢。就是不划算。”在她看来,辛辛苦苦耕种一年,最后却卖不出好的价钱,相当于白白投入了时间精力。再者,即便能够卖到比较满意的价钱,所要付出的劳动也太辛苦,不如进城打工赚钱速度快、相对更轻松。村中有不少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村民们越来越追求性价比,追求“划算”,在选择种地或务工时,注重自身的付出程度和所获收益。

近年来,碾湾村土壤盐碱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靠近居民点的耕地。有关政府计划对特定区域土地进行征收,征收后统一实施改造建设。2017年2月19日,甘肃省政府发布了更新后的《甘肃省征地补偿区片综合地价》和《甘肃省征地补偿统一年产值标准》,将白银市靖远县的土地分为五类。其中,碾湾村所属土地属于二类区片范围,补偿标准为水浇地48 408元/亩,旱地17 112元/亩。对于政府将要进行的征地,碾湾村的村民大多持观望态度。他们希望自己的土地被征,同时希望能够得到客观的经济补贴。在走访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补贴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地上附着物的多寡和优良程度,适当调整补贴费用,村民们纷纷在在家的土地上种植作物、搭建大棚。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想要专心劳作,而是为了能够在补贴时获取更多的收益。对于土地未被划入征收范围的区域,部分村民希望能够将土地流转出去,以此来增加收益。他们认为土地闲置着也是没人种,不如通过各种形式赚得一些收入。土地对于村民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普通商品,(邹晓云,2014)村民们计划着如何使用该商品,何时“卖出”,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也体现了当地人民从重视土地的“使用价值”到重视“交换价值”的观念态度的转变。

三、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经笔者采访发现,愿意务农与否与农民的年龄之间存在某种正向关系。在碾湾村,80%到90%的中年人常年在外务工,留在村中务农的多为五十岁左右的人。这种规律看似与十几年前农民进程务工的情形相似,其背后的动因早已发生转变。现如今留守在家乡的老人却是出一种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绿色生态”生活的价值体现。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203/503.html



上一篇:人类学视野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脱
下一篇:人类学对旅游研究的知识溢出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