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对旅游研究的知识溢出(5)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结论与讨论 旅游研究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亟需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溢出。长期以来,人类学为旅游研究提供了视角、理论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四、结论与讨论

旅游研究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亟需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溢出。长期以来,人类学为旅游研究提供了视角、理论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交叉学科——旅游人类学,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首先,人类学的学科视角为解读旅游情境下的社会现象提供了研究思路,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整体与局部”视角,强调不仅关注经济因素,更关注社会文化变迁,不仅关注社区整体现实,也尝试从局部切入,进行细化分析。二是“宏观与微观”视角。在宏观背景下分析微观现实,且以微观案例反映宏观社会问题。三是“内部与外部”视角,即同时关注外部与内部主体。其次,人类学作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为旅游研究者提供了重新认识旅游现象的理论工具,人类学的经典理论也为旅游研究拓展了新视角。最后,人类学对典型案例的长期追踪和民族志方法对旅游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在旅游情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其中,多元化发展的民族志扩展了旅游研究的方法论,为旅游研究者深入他者的世界,了解他者的情感、态度和意义世界,书写他者的文化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在肯定人类学对旅游研究所作出的贡献之余,学者们也有必要反思这一知识溢出过程存在的困境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其一,旅游学者分析复杂的社会、文化过程并将之理论化的能力较为不足,需要借助经典社会科学学科进行理论透视,增加对现象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其二,目前人类学对旅游研究的知识溢出尚处于引介阶段,旅游学科对其吸收与创造不够,对母学科的知识反哺不足;其三,在深入挖掘西方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扎根于我国现实,进行旅游人类学的本土化实践;其四,长期跟踪的田野调查与强调论文发表速度和数量的学术界现实之间产生冲突,使旅游人类学面临生存压力。为使人类学的知识渗透发挥出应有效果,获得旅游学界学术共同体的认同,旅游学者应回到人类学经典原著而非借助译介盲目提出观点,严谨地展开与母学科的理论对话,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宽知识溢出的应用领域,深化知识溢出的理论水平,加强知识的吸收与创造,最终实现学科之间的知识互哺。

[1]Barth F.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M].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1969.

[2]Edwards B,Foley M W.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apital-A primer[M]//Edwards B,Foley M W,Diani M.Beyond Tocqueville:Civil Society and the Social Capital Debate in Comparative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2001 :1~14.

[3]Lumsdon and tourism :Cycle tourism-A mode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0,8(5):361~377.

[4]Nogués-Pedregal A contributions to tourism stud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9(75):227~237.

[5]Regi T.New trend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J].Journal of Tourism Challenges and Trends,2013,6(2):7~10.

[6]Slaughter S,Leslie L Capitalism:Politics,Policies,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7]Wei L,Qian J X,Sun J ,joke-work and host-tourist rel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8(68):89~99.

[8]Wu M Y,Pearce P recreational vehicle users in Australia:Anetnographic study of tourist motiv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14(43):22~35.

[9]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文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哈登 A C.人类学史[M].廖泗友,译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2.

[11]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1(1):58~65.

[12]崔庆明,徐红罡,杨杨.世俗的朝圣:西藏旅游体验研究[J].旅游学刊,2014,29(2):110~117.

[13]高丙中.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2):17~20.

[14]葛荣玲.论亲属称谓作为旅游好客性表达的符号介质——以安顺屯堡“小孃孃”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5):39~43.

[15]耿亚平.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19(1):100~106.

[16]郭建斌,张薇.“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7(5):95~102.

[17]郭永锐,张捷,张玉玲.旅游目的地社区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8,37(1):133~144.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203/504.html



上一篇:人类学视角下的农村土地使用状况探究 ——以
下一篇:纪林耀华先生之《金翼》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