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若城市凡艾克的建筑观(3)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孤儿院包含了各种不同开放程度的活动场地,从以单个住所为单元的活动场地,到同龄儿童住所之间共享的活动场地,再到年纪大的儿童与年纪小的儿童共

孤儿院包含了各种不同开放程度的活动场地,从以单个住所为单元的活动场地,到同龄儿童住所之间共享的活动场地,再到年纪大的儿童与年纪小的儿童共享的活动场地,不同共享层级的场地设置,满足了以住所为单元的儿童团体的管理需求,也满足了儿童之前同龄与跨年龄的交流需求(图6)。

(1)Kid space

位于建筑最南端的婴幼儿(Kid space)住所的活动场地,圆柱形的游戏平台设在房间中央,铁栏杆环绕,圆柱形游戏平台由3个同心圆的台阶组成,台阶半径逐渐收缩,成“山顶”状,小朋友在“山顶”处观察四周,但远离四周。坐在“山脚”下的小朋友,坐在圆的外侧,望向远方。这个“山顶”是专为婴幼儿设计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是不会交往的,凡·艾克借此表现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他还为婴幼儿设计了“有座椅的戏水池”(play pool alias seat),戏水池设在睡眠区的南部出入口处,圆形的戏水池有一半在屋顶下,一半在花园里,戏水池将房子与大自然联系在了一起,混凝土砌筑的座椅连续环绕着半边室外水池,座椅靠背之间嵌着粉红色的玻璃,当太阳照射在彩色玻璃上,金闪闪的彩色光斑在水面上跳动,反射到天花板上。凡·艾克很注重建筑出入口空间的处理,希望通过半室内半室外的设施,增加室内外的“模糊性”(图7)。

住所细节的微妙设计体现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行为以及兴趣的变化。多样化的游戏场促进了多样化游戏活动的发生,同时满足了对各年龄层面儿童的监管。在婴幼儿住所里,庭院中央方形的混凝土台中心是圆形的沙池,沙池周围设长凳便于工作人员对孩子的照看。而在4~6岁儿童的住所里,周围不设长凳,而是设4个圆形小水池,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独立的愿望。

图6 平面功能分析图

图7 孤儿院室内照片

(2) Teenager space

建筑的西北部是4间少年住所(Teenager space),采用 “L”型平面,东部悬挑一个柱跨,使得一层庭院形成柱廊,南部角柱落在庭院中心。以角柱落柱点为圆心,在混凝土平台上刻了一个圆,四分之一圆在柱廊下,剩下的圆完全暴露在室外,与之前的戏水池的设计手法相同,通过几何形体的布置联系室内外,两级共存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图7)。

针对不同性别,凡·艾克设计了不同的家具。为10~14岁女孩设计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厨房空间,方形的厨房空间以矮墙环绕,四角设台灯,中心设置了一个圆形的烹饪桌,桌子的中心又嵌套了一个水磨石六边形,其中一边是有缺口的,便于热锅从炉子里端出来,桌子上方设有圆锥型排烟罩,由3个细柱支撑,10个圆柱凳围绕着圆桌布,置圆桌具有向心性,十几岁的女孩子聚集在一起,面对面,她们期待交往以及听取同伴的观点,凡·艾克运用了处于青春萌动时期的女孩子的心理特征,为她们打造了厨艺练习与社交兼并的厨房空间。针对男孩,凡·艾克为他们设计了公共阅读区与小剧场,矮墙围合而成的方形阅读空间,以柱子的空间中心,阅读区旁边是以高白墙围合的木偶戏小剧场,起居室为观演区。女孩子们可以亲自做饭并邀请隔壁男孩子过来一起分享,男孩子们也可以表演木偶剧并让女孩子过去参观,厨房与剧场成为孩子们的交空间(图7)。

(3)Party room

宴会厅(Party room)位于孤儿院南部,宴会厅的入口旁设了一个小型游乐场地,400mm高的长方形混凝土平台中,内挖两个同等大小的圆,每个圆形空间对应着一个小穹顶,通过一个混凝土砌筑的门框进入到游戏场地,空间之间通过一个狭小的通道连接,其中一个圆形空间内置一个圆柱,可“向心”坐,也可“离心”坐,再次体现了凡·艾克的“双胎效应”(图6~7)。这两个圆形空间是多功能的,可以聚集一群小朋友上课,也可以成为1~2个小朋友的游乐场。凡·艾克将简单的几何形母题贯穿设计,阿姆斯特丹游乐场设计也采用了同样的设计手法,无论是设施、场地、铺装,都是用同样的元素打造多样化的游戏空间,让孩子们去解释、去想象这些元素的使用方法。

结语

从孤儿院的细节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凡·艾克深入研究了孩子们生活状态。每个住所都采用相同的几何原型进行空间组织,但每个房间有所不同,为婴儿设计可攀爬的小山丘,为较年长的小女孩设计厨房,每个年龄阶段的小朋友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凡·艾克采用多样化的设计细节去反映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生活期盼。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312/592.html



上一篇:植物为表人情为里读翊鸣又自在又美丽
下一篇: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