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抗疫史的回顾与反思(2)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1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传染病及宿主 二是人类与动物的密切接触,为瘟疫的不断发生提供了可能。当人类从游动人群向大型定居生活转变时,为了获得比较

表1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传染病及宿主

二是人类与动物的密切接触,为瘟疫的不断发生提供了可能。当人类从游动人群向大型定居生活转变时,为了获得比较丰富和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人畜的接触也越来越密集。这时疾病特别是各种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实现了“跨界”,而且数量和类型也在不断增多。美国社会史专家麦克尼尔研究发现,人类与狗共有的疾病有65种,与牛共有的疾病有50 种,与羊共有的疾病有46种,与猪共有的疾病有42 种,与马共有的疾病有35种,与家禽共有的疾病有26 种。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大瘟疫,最初的传染源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动物身上。

而对于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来说,使人类致病的病毒数量可能会更大,毒性也可能会更强。总之,人类与动物的亲密接触拉近了人同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距离,使得各种传染病随时可能发生,并且以一种暴发瘟疫的态势发展。

三是公共卫生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为瘟疫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当公共卫生系统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时,不但无法阻止传染病的流行,甚至会加快瘟疫的暴发。比如饮用水被污染、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等问题,将助推传染病的流行和瘟疫的发生。根据重建的染色体组信息,有研究人员推断,中世纪“黑死病”的病毒,在毒性上并没比今天的鼠疫病毒强多少,导致鼠疫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恶劣的公共卫生状况。在今天的公共卫生条件下,暴发当年那样长时间的大规模瘟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四是人口流动性增大、社会活动增多,助推了瘟疫扩散和蔓延。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城镇化,人口更加稠密、接触更加频繁,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也使得瘟疫暴发更加频繁、范围更加广泛。这意味着一旦瘟疫发生,疫情的扩散速度和控制难度都会远远高于以往。特别是发达的交通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也让病原体搭了便车。因此,任何一场地区性的传染病都可能快速扩大成为全球性的瘟疫。

三、瘟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纵观历史,瘟疫始终是人类身体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敌,瘟疫的影响从来不仅限于疫情本身,往往导致社会失序,进而又使得防疫抗疫雪上加霜,影响十分巨大。其影响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摧残人类生命。这是瘟疫最直接、最明显的一个影响。瘟疫的可怕不仅仅在于它给人们所带来的痛苦和极高的致死率,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它的易感性、突发性、反复性等特点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死亡。某一地区、国家甚至洲际短期内人口的骤减,将引发其他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二是影响政治格局。在古代欧洲和我国历史上,很多政权更替都有疫情影响的重要因素,比如,著名的古罗马“安东尼瘟疫”、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瘟疫”、中世纪“黑死病”等,都曾深刻影响着这些国家兴衰和世界历史走向。瘟疫的肆虐会给国家的政治生活带来严重的冲击,各方面管理职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进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使得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困难甚至倒退。加之,少数政治精英若难逃厄运,国家将损失这些高级管理人才,导致政治局势恶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三是冲击民众心理。瘟疫所造成的心理失衡和消极情绪,不仅打乱了人们正常社会行为,而且也使得人们在以往社会中所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社会关系、社会信仰等方面发生重大的改变,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和影响。瘟疫的暴发将导致个人直接面对死亡的威胁,掩埋在人性深处的自私、邪恶、脆弱有可能一并出现,进而导致社会呈现再度野蛮化。

四、防控疫情的策略建议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我国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创造了人类抗击瘟疫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团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但对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需要,反思这次大考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我们应坚持问题导向,借鉴历史经验,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317/607.html



上一篇:疫情和当代国际关系互动初探
下一篇:病毒性脑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