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旅游策略艺术与节日双重构建的审美乌(2)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伽达默尔对戏剧与节日关系的研究对分析新世纪以来乌镇戏剧节对乌镇旅游的影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乌镇戏剧节正对应着伽达默尔所说的戏剧发展的第三

伽达默尔对戏剧与节日关系的研究对分析新世纪以来乌镇戏剧节对乌镇旅游的影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乌镇戏剧节正对应着伽达默尔所说的戏剧发展的第三时期,经过了以常设剧院为特征的道德超越时期。乌镇戏剧节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回答了伽达默尔的问题——由于具有强烈的节日精神,戏剧可以抵御了现代化各类新艺术形式如电影、无线网络视频的冲击,且在经验极度匮乏的审美现代性的世界中大放光彩。正如2017第五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叶普盖尼·奥涅金》的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在小镇对话中说到的“戏剧是有节日的,而生命也是有节日的”。通过戏剧,乌镇戏剧节将饱含着生命的节日仪式氛围推向了高峰。戏剧节开幕仪式营造了狂欢的节日气氛。游客和戏剧爱好者共同体验到了节日仪式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开幕式上,戏剧节发起人黄磊、赖声川、孟京辉、文化乌镇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和艺术总监田沁鑫,开幕大戏《叶普盖尼·奥涅金》的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一同拿着包有象征着喜庆的红布头的锣槌敲响了中国常用于礼仪和战争中的铜锣,宣布戏剧节的开幕。随后,古镇嘉年华的开幕巡游更是点燃了整个乌镇的戏剧节气氛。壮观的巡游队伍穿梭在乌镇的小桥流水、青石街巷,与游客互动,游客跟着巡游队伍转完整个乌镇,成为了巡游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道风景。在乌镇戏剧节中,游客与旅游空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游客与景点浅层次的交流,而真正地达到了与周围环境的合二为一、交融共生。乌镇整个空间都化为了剧场,游客成了不自觉的演员。游客所有的体验与经历在艺术与仪式的光晕下得以提升,旅游体验远远超越了现在旅游普遍存在的症候——仅仅是在特定地点看风景、拍照片式的简单互动的景观①这里“景观”的含义取自德波《景观社会》中的“景观”之义,而非旅游观光的场所,指一个仅为了让人观看而存在的景象,人与景象间的关系只是看与被看的关系,二者存在着一种冷漠的间离,拒绝互动与交流。消费方式——而获得了促使人类意义得以完整的审美体验,游客可以深入到乌镇景区的戏剧情景当中体验另一种人生,感悟这个景区或这段旅游所代表的另一种生活,从而达到体验理论中所追求的自我实现的效果。

古镇嘉年华是乌镇戏剧节中与游客互动最充分的部分,更容易促发游客的审美体验。嘉年华本是与基督教节庆仪式有关,后泛指类似的节庆活动。所谓古镇嘉年华,即在乌镇西栅景区内所有非传统剧场内的公共空间内进行的综合性文艺演出。这些空间可以是木屋、石桥、巷陌,甚至也可以摇橹船为舞台,真正实现了戏剧的完全节日化。由此,每年的古镇嘉年华活动成为了乌镇戏剧节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笔者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在乌镇戏剧节的四项栏目: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小镇对话、古镇嘉年华中,古镇嘉年华的受欢迎度和满意度仅次于特邀剧目。同时,问卷问题“想起乌镇戏剧节最先蹦入脑海的是什么”时,其中有不少游客给出了“嘉年华”这个答案。

二、乌镇戏剧节:审美的乌托邦之维

在审美的现代性进程中,乌托邦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如一个能量巨大的核反应堆,具备着旺盛的理论生发力,如乌托邦叙事、乌托邦小说、乡愁乌托邦等。理论研究的热度恰当地反映了现实社会审美领域内乌托邦的盛行,乌镇戏剧节正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自2013年创立,短短五年,它便成功把握住了新时代美学的脉搏,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了审美的乌托邦维度,在第三届时便开始实现盈利,开始成为拉动乌镇旅游快速发展的另一驾马车。

(一)乌托邦的审美定位与追求

在当代语境中,乌托邦更多的是存在于人类脑海中的一种渴望,有梦想、理想、幻想、空想等几种存在形态。欧洲著名思想家托马斯·莫尔首次提出的乌托邦——一个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财产公有、人民平等、按需分配等原则的理想社会——这其实也正是他的一个美好梦想。从这点出发,乌镇戏剧节同样具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在华语戏剧界颇具影响力的黄磊、赖声川、孟京辉,他们作为戏剧人、艺术人,在建设乌镇戏剧节时实质上也是把它当作是一种梦想形态存在的乌托邦。

马尔库塞认为,“艺术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它能够致力于变革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而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6]。对于发起乌镇戏剧节这群艺术家来说,他们或未有马尔库塞般用艺术改造人类世界的雄心,但对戏剧也同样抱有着审美乌托邦的救赎期待。作为中国先锋戏剧先行者的孟京辉在接受采访时说明,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戏剧节“都有一个共同目的——突破日常生活的庸俗化。我梦想的艺术节是一种大家共同创造的‘在一起’的美感,能开创出一种自由惬意的艺术空间……这样的戏剧节才是美好的、人性化的,也只有这样,它才能抵达未来。”②参见2014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对他来说,戏剧节最重要的是要提供一种有戏剧思维的生活方式,达到与乌镇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一个自由的“艺术空间”,让参与其中的人都能享受被净化的感觉。孟京辉针对戏剧节要人性化、突破日常生活的庸俗化、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净化的这些要求直接蕴含着法兰克福学派艺术救赎的审美乌托邦理论。同时他点出,创造一个自由的“艺术空间”又直接和蕴含着福柯从空间哲学直接出发的中国当代审美乌托邦思想。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402/630.html



上一篇:旅行人类学
下一篇:人类学视阈下茶卡盐湖的工业开发与景区生产从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