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旅游策略艺术与节日双重构建的审美乌(3)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空间是造成现代人类焦虑的主要原因[7]。然而,空间同时又是搭建乌托邦必不可少的因素。“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要求审美乌托邦。只有审美乌托邦

空间是造成现代人类焦虑的主要原因[7]。然而,空间同时又是搭建乌托邦必不可少的因素。“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要求审美乌托邦。只有审美乌托邦,才超越现实空间,展开自由的空间,从而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8]受福柯从空间哲学出发考察乌托邦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审美乌托邦实质上正是自由的艺术空间和审美空间,只有它们能抵抗现实空间的碎片化和庸俗化,实现人性的自由。审美乌托邦的建构就是搭建一个自由的审美空间、艺术空间。在乌镇做戏剧节的田野调查时,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主办方在营造一个自由的审美空间所做的努力。小桥流水人家,青石古道飞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后期的古镇设计,让人进入乌镇就如同坠入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中。在乌镇戏剧节期间,乌镇每条悠长的街道两侧悬挂着印有古今中外著名戏剧家的肖像条幅,从头走到尾能看到不少戏剧大家,如关汉卿、李渔、莎士比亚、萧伯纳等等,没走几步就可停下来观看或参与正在进行的古镇嘉年华,整个乌镇空间都充满了着一种欢乐的节日气氛。

(二)乌托邦化的审美体验

“一般而言,在初次分析某些重要的审美问题时,这些语言数据具有重要的地位”[9]。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中,荷兰审美人类学学者范丹姆指出,面对审美偏好经验性的人类学研究,审美词汇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审美词汇也即是关于审美对象审美问题的语言术语和措辞。因此,为了解乌镇戏剧节带来的审美感受,把握戏剧节的审美价值。笔者特面向戏剧节的游客做了倾向于审美词汇收集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在戏剧节收获审美体验,共收到201份有效问卷。问卷第17题设计的是“请用一个词来描述乌镇戏剧节”,这是一道非必做的填空题,共收集到112个审美词汇见表(1)。

表1注:词汇后紧跟的数字表示该词汇出现的频数关键词 具体审美词汇 总数量一个词形容乌镇戏剧节梦·乌托邦乌托邦4;短暂的乌托邦;如梦如幻4;如梦似幻;梦幻3;恍如梦境;一场世外的梦;戏迷做梦的一周;梦的地方;圆梦;世外桃源2;戏剧桃花源;戏剧天堂;触碰得到的戏剧天堂;话剧人的希望;人间仙境;不真实;26热闹·狂欢 嘉年华;热闹3;闹;热闹非凡;闹腾;戏剧狂欢;戏剧狂欢盛会;狂欢;狂热; 11青春·成长 活力3;青春;年轻;传承;成长;不忘初心,越来越好; 8直接体验 过瘾2;沉浸2;震撼;享受;惊喜;喜欢;精神寄托; 9文艺艺术3;文化艺术;文艺;艺术改变生活;文艺青年朝圣地;人文气息浓厚;情怀;文化与美景的碰撞;文化氛围强烈;戏剧与完美景区的结合;偶遇;忘返;还想来;再会16理想·普通精彩4;精彩纷呈2;棒2;好2;美好2;美轮美奂2人间至美;赞;中国戏剧节之首;牛逼;专业;时尚;纯粹;理想;妙不可言;Glamorous;有趣 3;高雅有趣;魔力;magic;古今的奇幻融合;融合;丰富;多元2;多元化;博大;盛大;安逸;普通;还好;可以;4239/3 42 39/3

从表1中收集的审美词汇可以看出审美群体的审美体验的主要特征:乌托邦化。这里的乌托邦化主要是指美好化、理想化,如表格中出现的审美词汇“妙不可言”等,这类审美词汇占总数的58%。之所以用乌托邦化概括这一特征,是因为在这些对审美体验的描述中,有不少直接以“乌托邦”、“桃花源”做描述的审美词汇,这类词汇共有26个,占总数的23.2%。除了这些直接以乌托邦来形容自身审美体验的审美词汇外,直接表达自身理想化了的审美经验的审美词汇有39个,占总数的34.8%,如“人间至美”、“纯粹”等均是乌托邦体验的表达形式,或许这正如芭芭拉指出的,“节庆活动进入高潮时,每个人都离开了自己既定的角色和地位——性别、种族、部落和阶级,短暂地进入了充满平等精神、创意与爱的乌托邦。”[10]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乌镇戏剧节作为艺术节日的成功。

(三)作为一种审美建构下的乌托邦

“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美’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被建构的存在。”[11]同样地,乌镇戏剧节作为“戏剧乌托邦”的存在也是一种被建构的审美存在。从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乌托邦的审美定位与追求到戏剧节受众群体审美体验的乌托邦化,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致力于乌托邦的审美建构。只不过在21世纪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这种审美建构几近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合谋。

首先,来自于乌镇主体对戏剧节的审美建构,即自我主体的审美建构。相对于其他共同参与审美建构的客体来说,它是乌镇戏剧节审美建构最初起点。除了戏剧节发起人对戏剧节乌托邦的审美定位外,不可忽视的是乌镇戏剧节市场主体的文化乌镇有限公司有意识地对乌镇戏剧节进行的审美建构。早在2013年11月,《凤凰文化》与文化乌镇总裁陈向宏进行的访谈,就冠以《陈向宏:乌镇掌门人的戏剧“乌托邦”之梦》。在访谈中,当被问是否在打造一个个人的“乌托邦”理想国时,陈向宏回应道,“我觉得说,你说的那个乌托邦,其实我挺喜欢的,因为乌托邦也是人类的一个梦,对生活,对社会生活的一个梦”[12]。自此,文化乌镇对乌镇戏剧节进行宣传时,“梦”与“乌托邦”成为了它主要的选择,比如在其运营的“乌镇戏剧节”新浪微博中,就有“乌镇不只是个风景优美的江南小镇,而是戏剧人的桃源乡,乌镇戏剧节就是观众和创作者的精神盛宴,乌镇则是他们的‘乌托邦’”等审美建构。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402/630.html



上一篇:旅行人类学
下一篇:人类学视阈下茶卡盐湖的工业开发与景区生产从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