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旅游策略艺术与节日双重构建的审美乌(5)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游客的部落化特征是分析乌镇戏剧节的审美接受渠道和审美交流机制时所获的另一项发现,是指在一定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对同一审美

游客的部落化特征是分析乌镇戏剧节的审美接受渠道和审美交流机制时所获的另一项发现,是指在一定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对同一审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社群,和以前的“戏迷”、现代的“粉丝”类似。部落化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关系,共同享受某种日常经验的群体,正如在《社会现实的问题》中,美国社会学家舒茨指出的“同伴”、“同代人”等。在乌镇戏剧节中,游客的部落化特征便突出地表现为“同伴”(朋友)和“同代人”之间的审美交流机制。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无论在审美接受渠道上,还是在审美交流机制上,紧排在互联网技术之后的便是“朋友推荐”或“推荐给朋友”这两项,分别占总数的26.37%和68.66%。同时,不论审美接受渠道为何,在审美表达机制上,网络化的审美表达和朋友间的推荐总占绝对的优势,越发凸显了当代审美部落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社交软件发布动态”和“推荐给朋友”这两种审美交流机制都在最外圈,二者之间互有超越。此外,乌镇戏剧节游客的部落化特征还突出地表现为年龄上的群体化,如之前已指出的乌镇戏剧节的游客年龄集中在18-30岁之间。

图1

同时,随着大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受蓬勃发展的粉丝文化的滋养,明星、艺术家对乌镇戏剧节的审美机制也占有越来越重要作用。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虽然在被吸引去乌镇戏剧节几项原因中,接触明星的机会这一项排在古镇的文化情怀、对戏剧的热爱、乌镇的自然风光所有这些选项之后,但是在非必答填空题“提到乌镇戏剧节,首先蹦入您脑海的是什么”这个非必答的填空题的回答中,与明星、艺术家(包括黄磊、赖声川、何炅等)相关的回答有24个,占总数的22%,仅次于游客对戏剧的表述。可见明星、艺术家在乌镇戏剧节中的实际影响力。同时,利用当代年轻人对网络的关注,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发布有关乌镇戏剧节的宣传,从而通过网络再次扩大乌镇戏剧节的普及度等。这些都是在对年轻人一代审美机制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由此网络+名人效应的双项结合,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乌镇戏剧节潜在的审美受众。

审美交流机制的网络化、部落化,以及其中由明星和艺术家带来的名人效应共同组成着乌镇戏剧节的审美机制,一定程度上,也映照出了当代美学发展的新方向。首先,当代美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参与,尤其是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它的发展更深层地影响到了扎根于人类内心的审美机制,改变着人们接收、体验和表达美的传统方式。从乌镇戏剧节便可看出,新生一代的年轻人,作为审美受众的主体,对于美的接收、体验和表达离不开网络。他们通过网络宣传接触到乌镇戏剧节:文艺青年的圣地——最大的电影、音乐、图书网络分享平台豆瓣社区的评价、乌镇戏剧节的微信公众号“文化乌镇”及其官方网站、每年戏剧节期间明星和艺术家在网络社交平台新浪微博所发布的动态等给予了他们全方位、多角度接触到这一节日的便利媒介。在进行交流时,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直接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第二,全球化与部落化是当代美学发展的两道并行轨道。首先,乌镇戏剧节的成功,一部分得益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优秀艺术家们对国际知名的戏剧节,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经营方式的借鉴与发展。同时,乌镇戏剧节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知名戏剧、剧团的参与。如2016年第五届乌镇戏剧节吸引到了来自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波兰、瑞士、澳大利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智利、荷兰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2台特邀剧目近80场戏剧演出,彰显了戏剧节的国际化与全球化。在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是审美受众的部落化。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乌镇戏剧节的受众群体以年轻一代的文艺青年为主。同时他们的审美交流机制的部落化也印证了当代美学部落化发展的典型特征,说明了当代美学在全球化基础上的一种多元共生的发展。最后,在当代美学的未来发展中,艺术家们的影响力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下,作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的发展离不开三位重要的发起人,同为戏剧艺术家的孟京辉、赖声川、黄磊,以及后来加入的田沁鑫等人的努力,也离不开作为市场主体的代表陈向宏总裁放手让艺术家们确定戏剧节的整体设计,才使得戏剧节的艺术魅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

四、结语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402/630.html



上一篇:旅行人类学
下一篇:人类学视阈下茶卡盐湖的工业开发与景区生产从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