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阈下川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4)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结 论 基于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对川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进行了复现,从文化变迁、主客位、文化功能视角论述了川东体育非遗的传承逻辑

五、结 论

基于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对川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进行了复现,从文化变迁、主客位、文化功能视角论述了川东体育非遗的传承逻辑,认为组织功能、经济结构、现代文化、生活方式、人口结构的变迁是导致川东体育非遗传承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川东体育非遗的传承提出建议:重视主体参与和机制建设、营造体育非遗文化生态、发展体育非遗产业模式。

[1]习近平谈孔子、论儒学[EB/OL].http:∥/GB///.

[2]张继焦,杨林.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文化转型:从文化自满、文化自卑、文化自省、文化自立、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3):66-70.

[3]麻国庆.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三联书社,2018.

[4]白晋湘,万义,白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治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1-7.

[5]李万斌,董立,孙亮亮.川东地区民间舞龙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1(03):48-53.

[6]四川省体育局.四川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谭氏子孙龙[EB/OL].http: http:∥/tywh/fy//t10_.html.

[7]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Z].2016(12).

[8]项江涛.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生产力视角与文化主体的历史使命[J].长白学刊,2011(5):147-149.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622/696.html



上一篇:大瘟疫倒逼卫生医学发展
下一篇:西方民族志电影略述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