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 获赫胥黎奖,获《大英百科全书》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

获赫胥黎奖,获《大英百科全书》奖

费孝通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01/人物简介

费孝通( ),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5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02/人物生平

1910年11月2日(清宣统二年),费孝通诞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一个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六岁入吴江县城的第一小学,后转入振华女校就读。

1923年,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

1924年开始发表文章。

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高中毕业,升入东吴大学,攻医预科,想成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受进步思想影响。

于1930年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受梁漱溟先生之邀,到山东邹平县参加乡村建设工作。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师从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成为中国最早在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的青年学者。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费孝通与王同惠结为伉俪。同年,费孝通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取得该校公费留学资格。出国前偕王同惠赴广西实地调查,在瑶山迷路失事,王同惠身亡,费孝通受伤。翌年费孝通返乡休息,准备出国。在此期间,去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参观访问,在该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

1936年秋(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费孝通抵英,师从布·马林诺斯基完成博士学业,根据其在吴江的调查结果写出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费孝通从英国返回中国,任教于云南大学,成立社会研究室开展调查工作。

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与孟吟女士结婚并生下一女。

1938年至1946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持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室。其间,于1943年赴美国学习访问。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

1946年11月(民国三十五年)访问英国。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到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52年~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zonghexinwen/2021/0610/694.html



上一篇:四维空间究竟有什么为何科学家迫切想要人类进
下一篇:“戏曲普法”的人类学启示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