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学视角探讨城市设计(2)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建筑层面上,10万人对于空间的需求是极大的,不必要的物品势必造成空间浪费和资源压力,因此设想共享厨房、洗浴室、阳台等,社区之间建成共享活

在建筑层面上,10万人对于空间的需求是极大的,不必要的物品势必造成空间浪费和资源压力,因此设想共享厨房、洗浴室、阳台等,社区之间建成共享活动中心、医疗中心、幼儿看护中心等,而城市与社区、城市与家庭之间也可以共享所有的基础设施,如自行车等。总体的思路即最小化居住空间,引导人们去共享空间进行其他的活动,社区层面,将社区的功能中心置于社区的边界。

在城市层面上,城市与既有的乡村亦实现共享,因此可以将二者共同需要的一些空间和基础设施置于共享界面上,进而实现共享。

3.2概念深化

分享的主体:分享的主体应当包括城市中的所有群体和个人,包括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而在越南社会中,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愈发加快,家庭结构愈发缩小,但是不能否认当地的家庭关系仍然会非常牢固,因此必须在这个分享的系统中更加强调在最基础的层面,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分享。

分享的内容:在对于“分享”这个词的研究中,必须进一步清晰地界定分享的涵义。分享更多地指的是:共同拥有,即对于某些物质或者服务的所有权是分散而非集中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的,所有的拥有者都对这些物质或者服务具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也享受相等的权利。

分享的结果:分享的结果应当是与上文中设定的目标是一致的。物质层面上,通过分享来减少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对于自然资源的压力;精神层面上,则通过分享的行为过程作为一种对抗现代化、城市化对传统家庭关系、传统社会关系的侵蚀的手段,最终通过鼓励这种分享的行为,维系相对较为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

首先,对越南的家庭结构与分享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可以发现,越南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组成与西方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单个家庭内部,为家庭主干与枝叶的关系,而对于家庭之间,形成了高度多层网络化的结构,产生的交集随机、重叠、密集。

其次,对越南特有的“摩托交通”生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其他城市,道路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高低峰现象,而在越南河内,这种现象并不是特别明显,由于摩托车的便捷性与灵活性,当地市民骑摩托车出行,只有不到50%的目的是工作通勤,剩余的围绕生活展开,促进了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

再次,还对越南河内的街道空间进行了深入解读。在河内,街道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社交空间。街道的尺度并不适宜于汽车的通行,比较适宜于摩托车的通行,最适宜于人的步行。而对于通过摩托车出行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将车停靠在路边进入到某个店面或者某个家庭,这对于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和共享非常便利。

最后,还对家庭内部空间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每一栋TUBEHOUSE各层具备着不同的功能,但是互相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3.3初步设计

结合国外的一些“合作社区”的案例,提出了几种社区组成的模式,一种是每户家庭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住宅,但是家庭与家庭之间会存在一些共享的空间,整个社区由10户~12户家庭构成,共同拥有一块共享土地和一些共享的设施;第二种模式是在前一种的基础上扩大规模,由30户~40户组成一个社区,社区中心是一块农田,这个社区不仅实现空间上的共享,也实现工作和劳动成果上的共享,进而也对设计任务书中“食物”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回应;第三种模式类似于现有的集合住宅,每户家庭只拥有最小的居住面积,整个社区可以由100户甚至以上规模组成,社区中可以再次划分小的次级社区,每2户~3户家庭分享一定的空间,每个社区/次级社区分享一系列空间和服务。

在第二轮设计中,重点是对“分享”行为的深度挖掘,并具体地进行回应如何分享。因此提出了分享核心与分享界面的概念。在“分享城市”中,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将设定于它的边界上,它将处于社区与社区交界的界面,也是社区与城市的交集处,这样可以有利于城市市民与相邻社区居民对于这些空间和服务的进入与获取;而在城市层面上,这样的核心将形成一个连续的界面,因此可以称之为“分享界面”。

但是这两轮的设计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即缺少对于城市密度的相应研究与关注,在10万人的居住条件下,难以达到上述两轮方案中的那种空间结构,因此当人口的数量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时,必须重新回头来思考通过怎样的策略来保证“分享”的延续与对密度要求的破解。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0/1020/370.html



上一篇: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涉藏资料研究
下一篇:建筑,若城市:凡·艾克的建筑观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