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学视角探讨城市设计(3)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4最终设计 经过设计后半程对前有思路的整理及针对该区域其他问题的回应,该方案最终确定了以“CLOSE CITY”为主题,对于这个主题,可以从三个层面进

3.4最终设计

经过设计后半程对前有思路的整理及针对该区域其他问题的回应,该方案最终确定了以“CLOSE CITY”为主题,对于这个主题,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第一个层面也是最重要的层面是亲近的人际关系;第二个层面是指与自然的紧密关系;第三个层面是指紧凑的空间关系。

因此,本方案通过在基地中建设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但是又具有生长性的基础设施层,作为联络人与自然的纽带。这个基础设施层并不仅仅包括市政管道,道路等等常规意义上狭义的“基础设施”,而是更广义上的基础设施,包括商业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停车空间、滨河休闲空间、文化娱乐空间等等。这个基础设施层的作用即在于为人们的社交活动提供空间与场所,并接收上层空间借由重力排下的污水污物,进行处理过后排入自然循环或者转变成能源返回给上部空间使用。在该模式中,这个基础设施层起到了联络上下关系的作用,而在上部空间中,主要安排的是居住功能,通过前面所提到的“分享空间”来加强邻里之间的联络,最终实现人的关系更为亲近,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紧密,空间利用也最为高效。

4结语

建筑与城市生来就是为人类更好地工作、生活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来进行城市设计,就是希望通过关注于城市的本质,来探究可以在城市设计或者说在物质、空间层面上能够做的有哪些。虽然在过往千百年的历史中,人类寻找到了一种平衡的机制,实现了人类的共同繁荣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是在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改变之下,建筑师、规划师、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很难更好实现社会学的相关观点和内容。本文只是作为一种对于以往常规设计方式的反思,证明设计最需要关注的和会影响的是什么,并不可能提出一种完全清晰的、具有普适效果的设计方案解决上面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甚至人类学本身也永远难以提出一种能够直接推导出设计的方法。

[1] The World Bank in Urbanization Review[Z].2011:1-239.

[2]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X lines[Z].2007.

[3] Edward of the city. Penguin Group US[Z].2011:1-352.

[4] Nguyen Thanh Binh.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Vietnamese Famil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2011,1(3):2222-6990.

[5] 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General Statistics and Urbanization in Vietnam,2011.

[6] [美]保罗·诺克斯,平 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 [丹麦]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欧阳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 张 琳.寄居——上海杨浦江湾机场空地农民工临时聚居区调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10.

[9] 黄 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10] 联合国人居署.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 [美]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 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2] 李 实,佐藤宏.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研究背景1.1研究背景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的出现取代了含义较窄的“市政设计”(Civic Design),更多从人的体验和社会试用角度去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设计包括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等的颠覆性质疑。这种对权威的质疑首先出现于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一书。指出现代主义设计中所提倡的所谓“花园城市”会导致城市高犯罪率的产生。此次“亚洲垂直城市”学生国际竞赛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世界未来基金会于2011年1月联合创办,其目的在于关注当前亚洲城市建设的焦点问题,希望能为亚洲城市发展寻求新的模式。当前大量亚洲国家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城市空间无序扩张、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等。如何解决好高密度状况下的城市空间发展已经成为亚洲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该竞赛每年都会针对一块1 km2的土地展开,通过设想该地块承担10万人口的工作和生活,来探讨和研究城市密度和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结构和功能的一体竞赛主题本次竞赛的主题为“人人皆丰收(EVERYONE HARVESTS)”,经过小组讨论认为:该主题不仅仅是关注于城市的食物问题,而是关注于更大层面的问题,包括亚洲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这两个关键词出发,最早基本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人类学角度的城市设计。在物理和精神层面对于建筑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建筑的物理本质可以归于空间,但是建筑的所有发展根本上仍然依附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昭芯恳庖逖侵蕹鞘芯哂醒侵蕹鞘凶约憾烙械奶厣枪矣攵浅鞘懈怯涤性丛读鞒さ奈幕八缀痛常私⑸锨甑募易骞叵涤肷缁峁叵担馐撬怯靡晕瞪缁嵛榷ǖ闹匾侄危彩怯靡阅凵缁崃α康闹匾揪丁T谘芯坑肷杓频墓讨校死嘌ё钗训幕故墙芯康睦砺塾靡灾傅忌杓疲壳翱蠢矗匀幌视腥死嘌Ы嵌鹊睦砺劭梢越虾玫刂傅冀ㄖ蛘叱鞘猩杓疲嗟氖亲魑恢植钩淅粗С派杓啤? 前期调研2.1越南的城市化进程越南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其于1986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于1996年越共八大时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在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随后的年份中,越南的城市人口比例与城市化水平都在急速攀升。总体来看,越南自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在带动越南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许多城市问题开始逐渐凸显城市化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从历史上多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程度与城市人口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是反映前者的重要指标,意即城市化会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从现有理论来看,越南当今所处的阶段都存在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动因”和“推因”,农田面积在不断缩小,城市每年在不断扩张,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今后人口迁移的主导流向仍然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越南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越南现时的贫富差距确实不明显,人们拥有较为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心态,人与人之间、家庭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和谐融洽,这与贫富差距较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政策调控,一定意味着贫富差距的增大,因此导致整体社会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对立。是否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意味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与宗族关系的弱化;是否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意味着在经济水平达到相近水平后,同样地理条件下的城市越来越趋于同质调研总结在这个竞赛给定条件中,要在1 km2的范围内解决10万人的粮食问题难度较小,但是这10万人聚居时,形成的社会形态就一定与现时环境有巨大不同,如何避免这个社区患上“城市病”,出现某种恶性循环,最终变成一个恶性的“贫民窟”成为本次设计具体所关注的问题,从而让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城市有所收获,有所进步。3设计思路3.1方案概念在调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越南当地居民尤为喜欢在街道活动,并且大量空间与设施需要共用,因此“共享城市”是一个能够解决高密度下人口对于资源压力问题的有效办法。在建筑层面上,10万人对于空间的需求是极大的,不必要的物品势必造成空间浪费和资源压力,因此设想共享厨房、洗浴室、阳台等,社区之间建成共享活动中心、医疗中心、幼儿看护中心等,而城市与社区、城市与家庭之间也可以共享所有的基础设施,如自行车等。总体的思路即最小化居住空间,引导人们去共享空间进行其他的活动,社区层面,将社区的功能中心置于社区的边界。在城市层面上,城市与既有的乡村亦实现共享,因此可以将二者共同需要的一些空间和基础设施置于共享界面上,进而实现共享概念深化分享的主体:分享的主体应当包括城市中的所有群体和个人,包括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而在越南社会中,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愈发加快,家庭结构愈发缩小,但是不能否认当地的家庭关系仍然会非常牢固,因此必须在这个分享的系统中更加强调在最基础的层面,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分享。分享的内容:在对于“分享”这个词的研究中,必须进一步清晰地界定分享的涵义。分享更多地指的是:共同拥有,即对于某些物质或者服务的所有权是分散而非集中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的,所有的拥有者都对这些物质或者服务具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也享受相等的权利。分享的结果:分享的结果应当是与上文中设定的目标是一致的。物质层面上,通过分享来减少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对于自然资源的压力;精神层面上,则通过分享的行为过程作为一种对抗现代化、城市化对传统家庭关系、传统社会关系的侵蚀的手段,最终通过鼓励这种分享的行为,维系相对较为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首先,对越南的家庭结构与分享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可以发现,越南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组成与西方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单个家庭内部,为家庭主干与枝叶的关系,而对于家庭之间,形成了高度多层网络化的结构,产生的交集随机、重叠、密集。其次,对越南特有的“摩托交通”生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其他城市,道路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高低峰现象,而在越南河内,这种现象并不是特别明显,由于摩托车的便捷性与灵活性,当地市民骑摩托车出行,只有不到50%的目的是工作通勤,剩余的围绕生活展开,促进了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再次,还对越南河内的街道空间进行了深入解读。在河内,街道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社交空间。街道的尺度并不适宜于汽车的通行,比较适宜于摩托车的通行,最适宜于人的步行。而对于通过摩托车出行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将车停靠在路边进入到某个店面或者某个家庭,这对于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和共享非常便利。最后,还对家庭内部空间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每一栋TUBEHOUSE各层具备着不同的功能,但是互相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铣醪缴杓平岷瞎獾囊恍昂献魃缜钡陌咐岢隽思钢稚缜槌傻哪J剑恢质敲炕Ъ彝ザ加涤凶约憾懒⒌淖≌羌彝ビ爰彝ブ浠岽嬖谝恍┕蚕淼目占洌錾缜?0户~12户家庭构成,共同拥有一块共享土地和一些共享的设施;第二种模式是在前一种的基础上扩大规模,由30户~40户组成一个社区,社区中心是一块农田,这个社区不仅实现空间上的共享,也实现工作和劳动成果上的共享,进而也对设计任务书中“食物”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回应;第三种模式类似于现有的集合住宅,每户家庭只拥有最小的居住面积,整个社区可以由100户甚至以上规模组成,社区中可以再次划分小的次级社区,每2户~3户家庭分享一定的空间,每个社区/次级社区分享一系列空间和服务。在第二轮设计中,重点是对“分享”行为的深度挖掘,并具体地进行回应如何分享。因此提出了分享核心与分享界面的概念。在“分享城市”中,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将设定于它的边界上,它将处于社区与社区交界的界面,也是社区与城市的交集处,这样可以有利于城市市民与相邻社区居民对于这些空间和服务的进入与获取;而在城市层面上,这样的核心将形成一个连续的界面,因此可以称之为“分享界面”。但是这两轮的设计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即缺少对于城市密度的相应研究与关注,在10万人的居住条件下,难以达到上述两轮方案中的那种空间结构,因此当人口的数量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时,必须重新回头来思考通过怎样的策略来保证“分享”的延续与对密度要求的破解最终设计经过设计后半程对前有思路的整理及针对该区域其他问题的回应,该方案最终确定了以“CLOSE CITY”为主题,对于这个主题,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第一个层面也是最重要的层面是亲近的人际关系;第二个层面是指与自然的紧密关系;第三个层面是指紧凑的空间关系。因此,本方案通过在基地中建设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但是又具有生长性的基础设施层,作为联络人与自然的纽带。这个基础设施层并不仅仅包括市政管道,道路等等常规意义上狭义的“基础设施”,而是更广义上的基础设施,包括商业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停车空间、滨河休闲空间、文化娱乐空间等等。这个基础设施层的作用即在于为人们的社交活动提供空间与场所,并接收上层空间借由重力排下的污水污物,进行处理过后排入自然循环或者转变成能源返回给上部空间使用。在该模式中,这个基础设施层起到了联络上下关系的作用,而在上部空间中,主要安排的是居住功能,通过前面所提到的“分享空间”来加强邻里之间的联络,最终实现人的关系更为亲近,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紧密,空间利用也最为高效。4结语建筑与城市生来就是为人类更好地工作、生活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来进行城市设计,就是希望通过关注于城市的本质,来探究可以在城市设计或者说在物质、空间层面上能够做的有哪些。虽然在过往千百年的历史中,人类寻找到了一种平衡的机制,实现了人类的共同繁荣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是在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改变之下,建筑师、规划师、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很难更好实现社会学的相关观点和内容。本文只是作为一种对于以往常规设计方式的反思,证明设计最需要关注的和会影响的是什么,并不可能提出一种完全清晰的、具有普适效果的设计方案解决上面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甚至人类学本身也永远难以提出一种能够直接推导出设计的方法。参考文献:[1] The World Bank in Urbanization Review[Z].2011:1-239.[2]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X lines[Z].2007.[3] Edward of the city. Penguin Group US[Z].2011:1-352.[4] Nguyen Thanh Binh.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Vietnamese Famil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2011,1(3):2222-6990.[5] 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General Statistics and Urbanization in Vietnam,2011.[6] [美]保罗·诺克斯,平 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 [丹麦]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欧阳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 张 琳.寄居——上海杨浦江湾机场空地农民工临时聚居区调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10.[9] 黄 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0] 联合国人居署.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美]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 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 李 实,佐藤宏.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0/1020/370.html



上一篇: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涉藏资料研究
下一篇:建筑,若城市:凡·艾克的建筑观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