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嘎佐诗 | 吴定良和他的“广义人类学”设想(2)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三个重要信息:第一,吴定良的人类学渊源来自欧陆,他所说的三位人类学家裴因森()、戴立迦()、文德里智()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三个重要信息:第一,吴定良的人类学渊源来自欧陆,他所说的三位人类学家裴因森()、戴立迦()、文德里智(),皆为20世纪初欧陆著名人类学家。第二,吴定良明确提出“广义人类学”概念,推崇体质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三结合,因为三者均研究“人及人类之活动”,不可偏废。第三,吴定良在浙大建立的人类学,并没有对这种“三分支人类学”架构亦步亦趋,而是加入了生理、心理、历史、艺术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出身中研院史语所的学者,吴定良虽然重视语言文字,但并没有给语言学以特别的地位。?

总的来说,吴定良试图在浙大建立的人类学学科,并不能用已有的人类学架构衡量,却是一个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问题意识的学科设想,可以称之为“广义人类学”。如果我们用常见视角将人类学视为一个“舶来”学科,用某个成型的欧美人类学机构对比中国,是不太容易理解吴先生的良苦用心的。然而,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视角,不用今天的美式“大人类学”格局评判当时,不以苏式“非文即理”分割人类学,不在中外对比中找“差距”,而是从中国本位、中国问题出发,就会发现吴定良先生的“广义人类学”设想,与近代中国的国族建设问题密切相关。?

吴定良那一代学者生逢乱世,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有着切肤之痛。对他们来说,所谓“家国情怀”“民族大义”都是治学的本意。罗卫东教授在纪念吴定良先生的文章中谈到,吴先生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动力,来自他对欧美种族主义偏见的不满。当时的“黄祸论”“中国人种西来说”“中国人先天不足”等论调,促使吴定良痛下决心,从人类学入手,全方位研究“中国人”。吴定良曾在一份陈述材料里说:“叹中国人类学的幼稚……[而]中国留学生中没有一个学人类学的,因此我就下定决心,在最后几年留英和瑞士学人类学。”?

吴先生广博的知识体系让他对人类学之于中国的意义有独到见解。在1944年《康导月刊》第5卷第7、8期上,吴定良发表了“国族融合性在人类学上之证明”一文。他与当时的很多人类学者一样,担心外籍学者企图借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分裂中国,但他回答问题的方式却相当独到:?

盖吾国各宗族虽有汉满蒙回藏及西南苗夷数十种名称,然数千年政治经济及文化之交流,其血统早已混杂;各族相依生存,何啻唇齿,纵风俗习惯语言文物稍有差别,而体质上之主要特征,大致相同……谓中华民族,乃由多数宗族融合而成,此说与科学事实,适相吻合,各宗族之血统,经春秋,战国,南北朝,五胡乱华及蒙满入主中原诸大变迁,早已混合多次,证诸史实,斑斑可考。?

显然,这篇文章与当时围绕“中华民族”的辩论有关,傅斯年、顾颉刚、陶希圣、吴文藻、费孝通等学者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吴定良则另辟蹊径,利用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日本民族学家鸟居龙藏、我国地质学家丁文江在汉、回、藏、蒙等地的体质测量资料,配合自己在苗族地区的测量数据,“以人类学观点,阐明各族体质混合之成分,与其融合性”。换句话说,吴定良先生不仅鼓励和赞同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论,而且要在体质构造上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长期通婚混血形成的民族。在分析总结了这些数据之后,吴定良说“国族体质上之差别,乃依地域迁变,初无显明之界限可分,其体型大体颇为接近,纵混合时间有远近之分,程度有深浅之别,而非种类之不同也”。?

吴定良的论述,不同于当时的陶希圣、顾颉刚等学者简化中华民族特征的策略,而是在充分承认各族“差别”的基础上,从文化和体质的“融合”角度立论。这一论述既尊重各民族的特色,又强调中华民族的共性,十分贴近费孝通先生多年后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而吴先生的研究路径,则以民族、考古为线索,以体质测量为依据,是一种独特的“多重证据法”,其目的在于为“中华民族”建立一个立体而坚实的科学基础。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中国问题意识,兼容文理又融汇中西的“复杂理论”。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吴定良先生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中国人内部的民族差异,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吴定良先生要发展一个横跨体质、考古、民族,兼收历史、心理、生理、艺术的“广义人类学”,这曾是一个直面中国问题的学科构想。



  作者:阿嘎佐诗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zonghexinwen/2022/0504/852.html



上一篇:人类学大师“马老师”和他的两个中国学生
下一篇: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的太阳历石及其文创「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