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学视野中的饮食文化(4)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上所述,对“礼物”研究最有影响的人类学家当属莫斯(Marcel Mauss),其代表作《礼物》(亦译为“馈赠”)——对礼物的交换与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从而奠

如上所述,对“礼物”研究最有影响的人类学家当属莫斯(Marcel Mauss),其代表作《礼物》(亦译为“馈赠”)——对礼物的交换与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从而奠定人类学研究的基础,对后来的人类学家,包括拉德克利夫·布朗(Radcliffe-Brown)、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埃文斯·普里查德(Evans-Pritchard)、费斯(Firth)、尼德汉姆(Needham)、列维·施特劳斯(Levi-Strauss)、杜蒙(Dumont)、萨林斯(Sahlins)、古德利尔((Godelier)、格雷戈里(Gregory)、麦克柯马克(MacCormack)、经济人类学家波拉尼(Polanyi)以及阎云翔等都有深刻的影响。“物”作为社会表述的一种具象,广泛地延伸到了各个领域的隐象和抽象表述之中。食物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物,无疑是对一般“物”的基本表述与延伸,如果说莫斯等人所讨论的“物”包括特定表述范畴和范围内具有交换性质的存在物的话,那么,食物不仅获得相同的意义,还将其深入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诸多方面。

5 夸富与面子

交换在饮食方面的经典案例是所谓的夸富宴(potlatch)——饮食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表述面向。这一独特的宴饮原是博厄斯(Boas)在对北美西北海岸土著人的调查中发现并介绍给学界,作为一种特殊的礼物交换类型,它一直是被热烈讨论的话题。[12]8“夸富宴”概念源于美洲青努克(Chinook)部族,在美洲西北部地区和北美洲的一些地区广为流传。其原型是一种公众参与,包含了多种活动,赋予了特定价值和意义的社会仪式。无论不同的地区、部族的夸富宴有何程序和细节上的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通过将对特殊食物的宴饮方式“全面给予”,包括祭祀、族规以及经济方面的馈赠,以确定和确立特定部族内部、部族之间以及个人的政治地位。[13]6在夸富宴仪式里,社会化的价值,包括荣誉、信誉及其社会地位都需要,也都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食物的交换”活动加以表现和实现。仪式具有特殊的社会化“赋予价值”,“夸富宴”不啻为经典性的现实例证。夸富宴仪式表面上被一种夸张的气氛、庄严的仪典、慷慨的行为所笼罩,看不到物与物之间的交易以及货币兑现等交换活动和经济行为,兑现的却是“面子”。其实,面子与实物交换关系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超越生物世界中简单的生物性功能交换,而把交换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化的“面子”层面。

在经济领域,这样的衡量(表现得更为普遍的是通过货币关系)已经为人们所习惯;但这种经济法则并非代表原始社会,或人类早期的社会交换关系,二者甚至相互抵触。比如在新石器文明中,我们仍可以看到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痕迹,这些痕迹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文化基因。人类学这一学科恰好具备了观察这一过程的优势,比如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礼物“整体馈赠”制度,即“氏族、个人以及群体相互间的交换关系,是我们可想象和观察到的古老的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原型,而这是产生交换关系的基础。”[13]70也就是说,其实今天人们习惯的经济交换、货币交换的形式,不过是古代交换形制的现代语境反映。然而,交换在人类原始社会已经不仅仅表现为对物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和崇拜,也不仅表现为人类对物与生活休戚相关的经验感知和体认,还表现为将物作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原生纽带。而在夸富宴中,其交换原型甚至反映了人类心理和文化的“炫耀”情结。

如果说,人类学的经典案例夸富宴是以食物宴饮为对象,其中包含了明确的“声望”“权力”的话,我国的饮食在这方面则更值得一说,特别是“面子文化”。中国人好讲面子,最集中、具体的呈现正是宴请。大体上看,“餐桌-面子”包含着几种文化语义:一是传统的礼仪作为文化遗产在历史传承中的延续,遗憾的是,礼仪中不少值得传承的礼节被我们遗弃了,“面子文化”却遗留了下来;二是社会的差序格局和亲疏关系通过“食为天”得以展示;三是餐桌与面子形成了文化共同献演,“美食”与“美意”品尝着中式食物的“美味”;四是餐桌永远是一个政治“舞台”,历史上的“鸿门宴”不断地在新的历史语境中注入新的语义;五是在经济时代,餐桌-面子朝向更为多元的交流、交换、交易方向发展,特别是与具体的餐饮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六是那些“通过仪式”(包括出生、百日、入学、婚礼、葬礼等)大都以宴请的方式进行,成为“维系”社会关系的一种非常重要方式。

勿需讳言,中国的餐桌面子中存在着一种陋习,这就是浪费。粮食食品除了供养人类的生计这一共性外,也羼入了不同文化的个性。我国在饮食方面的粮食浪费与“面子文化”关系甚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成升魁教授的研究数据(2015年)表明,我国的食物浪费的组成为:蔬菜(29%),主食(24%),肉类(18%),水产品(11%),累计占总量的82%,其中,肉类主要剩余为猪肉(8%)和禽肉(6%)。而这样的食物浪费仅“面子”一项就导致:人均在外消费时多产生显性浪费28 g/餐,相当于全国每年因此浪费掉280万人一年的口粮。同时,为照顾请客人的“面子”,客人会比平时需求消费的多,造成约80 g/餐的隐性浪费(成升魁教授2019年7月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饮食文化国际会议”上的主旨发言“中国食物浪费变化与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今天,我们的餐饮美食呼唤新的良俗。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0/1020/373.html



上一篇:西南聚落研究的探索与展望
下一篇:西方人类学视域下的女性身体审美研究述评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