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相关话题(4)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耕读传统 既然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也就形成了一个知识与教育体制,这也就是“耕读传统”。古代知识分子的知识构造和知识来源

五、耕读传统

既然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也就形成了一个知识与教育体制,这也就是“耕读传统”。古代知识分子的知识构造和知识来源主要来自于耕读,所以“耕读传统”构成了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知识性伦理价值。一方面,“耕”与“读”形成了一个难以分隔的关系链条;另一方面,仕绅阶层从来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即使是为朝政所御用,也必须俯身向下,关心体察民情。退而言之,那些读书人步入仕途,到了退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告老还乡;或因政见不符,可以隐居乡野,还俗于农;毕竟他们的父老乡亲还在原乡,他们可以将知识返还于乡土社会。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代以降,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教育科制进入我国,传统的耕读传统已经不适应于知识的“大批量生产”。然而,耕读传统毕竟是中华民族的教育基因与基型。

在我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中,“宗族”是一个核心的概念,这也是所谓“宗法社会”的重要根据。逻辑性地,“耕读传家”也自然成为“宗族—家族”的地方性实践。“耕”,主要满足以宗族为基本构成的人群共同体的生养、生计、生产和生活为目标;“读”,主要以儒家伦理为内容的礼制,由此构成乡土性的社会秩序。在传统的汉族乡土社会里,家族主义构成了社会分析的基本视角,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血缘是亲属关系、职责、权力、态度和价值的基本决定因素。村落生活的所有事务都与血缘有关。血缘是村落世界讨论的主题,也决定了理论社区的范围。在乡村生活中,“孝”与“祖先崇拜”是两个重要伦理视角,“孝与祖先崇拜的根本区别:前者主要关注的是活着的人,次要关注的是去世的人;而祖先崇拜则反之。”[21]113这样也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园遗产”,既形成祖先崇拜的祭祀关系,又形成了现实社会关系以“孝”为核心的现实关系。

在耕读传统的体系中,农业知识也自然成为重要的、代表性的知识体系。事实上,中国古代除了“农业全书类”著作,诸如《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还有大量的农业专书以及散布在各个时代、各类著述中有关农业的知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就有“为神农之言”的农家学派。事实上,诸子“百家”几乎皆有涉及农业,比如言及“月令”,必说农,管子的著述中就有大量的农业知识。至于历代的农书和涉农著述更是汗牛充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知识构造属于百科全书式,其中农业知识必在其列,甚至连《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都留下了《农桑经》《捕蝗虫要法》。[22]44—49而像古代的著名诗人、词人李白、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等都有一批与农业有关的作品,他们熟悉农业。

六、粮食之悖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将土地视为根,粮食视为命。近时,粮食、食品骤然成为热议的话题。显然粮食问题是一个老而弥新话题,所谓“老”,指人类自成其为“人类”以来,食物就一直是追求的对象。这也是人类的生物性决定的。对于“人”而言,任何其他的属性都必须建立在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的基础之上,没有食物遑论其他。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境遇,粮食是一个制衡的指标,说明人类生存状况的基本数据。据联合国报告,现在世界上仍有逾8.2亿人在挨饿。迄今为止,全球实现“零饥饿”还任重道远。更有甚者,随着全世界人口增长,饥饿人口连续三年呈增加趋势。[23]也就是说,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的温饱问题仍然未能解决,而且这一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所谓“新”,主要指食品安全问题在近一个历史时期凸显。一定程度上,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粮食食物的生产、制作、供给等领域的应用技术,比如转基因技术,一方面使得粮食食品在生产数量上达到了空前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奇迹”又带给人类史无前例的紧张感。具体地说,对食品产生了不安全感。因为转基因食物对人伤害与否或伤害的程度迄今仍然未能充分证明。其中包含着科技异化的人类“自残”情结,这种“自残”情结仿佛武器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升级,最终会残害人类自己。而历史越往后推,社会越是“落后”,这种“自残”反而越是轻微;反之,历史越是朝向现代,科技越是发达,“自残”就可能越是严重。

粮食食品除了供养人类的生计这一共性外,也羼入了不同文化的个性。中国的饮食文化极为独特,除了诸如“五谷”与“五方”之哲学认知,以及生态智慧、养育养生、地方菜系、烹饪技艺、品尝认同等。[2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饮食方面的粮食浪费已经成为一种变相的公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升魁教授的研究数据(2015年)表明,我国的食物浪费的组成为:蔬菜(29%),主食(24%),肉类(18%),水产品(11%),累计占总量的82%;其中,肉类主要剩余为猪肉(8%)和禽肉(6%)。值得特别一说的是,粮食的生产与食物的消费除了生存需求之外,还语境性地生成出许多伦理悖论和矛盾,其中食物浪费无疑最具有表象特征。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0/1113/427.html



上一篇:浙江畲族老虎抢猪头民俗活动的人类学阐释<sup
下一篇:族群政治的历史演化:对国际政治研究的一种反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