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牧草产业现存问题及对策(2)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是服务体系不健全,草产品质量差,结构不合理,基地规模、企业规模小,流通成本高。目前年产干草能力,不及国内正常需求量1/5。组织协调跟不上草

二是服务体系不健全,草产品质量差,结构不合理,基地规模、企业规模小,流通成本高。目前年产干草能力,不及国内正常需求量1/5。组织协调跟不上草业发展需要。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一方面加工企业原料短缺,设备闲置;另一方面农民生产的草产品却不知道销往何处。

三是牧草收割、贮存手段落后,制约了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牧草收获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即到了收获季节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割,这样才能保证牧草养分不致太多损失;另一方面,手工收割一般要比机械收获损失更多。目前种植牧草的地区大多为经济落后地区,牧草的产后收储大多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导致牧草收割不及时、霉变、发黄的现象经常发生,失去了其应有的营养价值。小规模分散种植同样制约了牧草收储的机械化作业。在西部和华北边远山区,立地条件较差、种植分散,一家一户又没有购置收储、加工等机械设备的条件和动力,给牧草的机械化作业带来很大影响。

2.机械化化水平低,生产率不高一是目前我国虽然研发了一批牧草生产与加工机械,但配套性、成套化水平有待提高。进口设备虽然性能好,但价格是同类生产能力国产设备的5~10倍,难以承受。目前,我国牧草生产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济实力有限,缺少购置收储、加工机械化设备的能力,严重影响到牧草生产机械化发展。同时在用牧草机械一是品种不全,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可靠性差,寿命短。牧草机械多数为单一机型,各作业工序间机具与动力配套性差;机具使用效益不高。

二是牧草机械结构性缺陷,导致畜牧业结构性缺陷。我国畜牧业机械中,草食性畜牧机械供给不足,导致在畜牧结构中,偏好养猪,猪肉占肉类消费的85%以上,造成了严重的人畜争粮矛盾。而农业生产中产生的近10亿吨秸秆,其利用率不足45%,55%成了废弃物,污染了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亟待从供给入手,提高秸秆饲料机械化处理能力,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牧草生产与加工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还不高,计算机精细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

3.牧草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畜牧业发达国家,牧草属于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1950年代就将紫花苜蓿牧草列入战略物资名录,草产业已成为美国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发展健康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改良中低产田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牧草产业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牧草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内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背景下,牧草产业才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当前,我国牧草产业还非常落后,生产规模小,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所生产的大部分豆科牧草产品质量较低,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多方合作共谋我国草产业发展

1.合力共促,跨越式发展一是制定我国草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进行科学布局,引导有序发展。应按照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指导草产业发展。牧草生产要基地化、规模化、优质化,迅速提高商品率。牧草加工要机械化、设备要成套化、产品质量要标准化,产、加、销要公司化。草产品销售要面向国内外两大市场,实施集团化战略。生产、加工、销售要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按订单生产,风险共担,促其健康发展。

二是尽早实施扶持牧草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尽快出台牧草良种补贴政策、种植牧草直补政策和牧草种植、收储、加工机械补贴政策等,尽快实现种植牧草与种植粮食作物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应扶持牧草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在当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情况下,必须建立适当的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共同完成一些一家一户难以完成的社会化服务。扶持建立牧草专业合作组织将是保障为社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良好形式。建议财政为合作社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设备,实现合作社的统一规范种植制度、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收割打捆、统一收购等社会化服务,就可解决制约当前牧草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是积极培育苜蓿加工龙头企业,以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牧草龙头企业的培育主要应在设备购置上给予补贴,在贷款融资、税收征收等方面给予与其他农业企业同样的优惠政策。使其成为真正的龙头,依托龙头企业实施草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大生产,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国内草业市场。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128/496.html



上一篇:人类学视域下的文化产业研究
下一篇:敏捷银行:从大象向猎豹进化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