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阈下茶卡盐湖的工业开发与景区生产从(3)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从盐湖到矿区:盐厂建设与工业开发 青盐采食虽历史悠久,但其生产方式却长期为人工采掘。自“一五”计划以来,才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盐湖随

三、从盐湖到矿区:盐厂建设与工业开发

青盐采食虽历史悠久,但其生产方式却长期为人工采掘。自“一五”计划以来,才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盐湖随之向矿区逐渐转变。根据生产方式的变化,可将矿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

其一,蒙古族王公管控、地方军阀或民国政府的租用与传统式人工采掘原盐阶段。在清代,“蒙古用铁勺捞取”[21]59青盐,此种简单直接的生产方式得益于湖的“盐系天成”[21]59并沿用至民国时期,据记载:“招雇蒙古及其他民族农、牧民采掘”[1]2,将“池中白盖一层凿开后下为盐水,用铁漏勺取之,水漏盐出,天然自成,毋须经摊晒等手续”[25]。这种原盐也正是近代以来西北“最著名而获利巨者的茶卡之盐”[1]15。而其运输基本以人畜驮运为主,入池和运盐之路虽自然而成,但不同季节的道路状况却直接影响到青盐的运销。盐场的设施相对简陋,“只有一个土院墙,十几间土木结构的办公用房和宿舍”[1]70。

其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的国有制计划性管理与工业化生产食盐阶段。在1949年“人民政权接管本省盐务时,茶卡海口盐仓已被马步芳残部焚毁”[1]123。次年,开始恢复生产,不久将其改为国营茶卡盐厂。“一五”计划期间,新建厂房、坨台、盐库等基础设施,购置矿车、汽车、地磅等生产设备。“文化大革命”前,盐厂已制备卷扬机并通过铺设窄轨和配备铁道货车,实现原盐装卸的半机械化。1974年,实现采盐的半机械化[1]71。可见,此时期以青盐这一矿产资源为主体的矿区已成规模,具备了相对完整的生产工艺、地面运输和生产管理等设施。

其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司制市场化经营与现代化精制盐生产同盐化工并举阶段。随着新青海省盐业公司的成立和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本厂纳入商品流通计划并由总公司安排产、供、销[1]11。在生产上,一是在1980年经采用自发研制的绞吸式采盐船,使之产量不仅得到提高并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方式,又配合皮带运输机集坨,实现了采盐机械化[1]71;二是在1982年建成洗涤盐生产线,开始生产品位更高的洗涤盐[1]11;三是在1985年生产出精制盐并逐渐开发出多品种食盐。在供销上,至20世纪末,矿区依托铁路专用线与青藏铁路、109国道和其他支线形成可辐射全国的交通网络。加之,多种积极因素的合力所致,茶卡青盐享誉国内外。同时,盐厂已全面实现工业化生产和现代化制盐。自21世纪以来,茶卡盐厂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采用新技术,茶卡盐湖也由此进入到盐化工的新时期。其中,精制盐与优质钾、镁化肥和钠、锂、钾、镁等有色金属产业并举发展。目前,在旅游经济的推动下,这里正经历着一场快速而深刻的景区建设和产业转型。

综上可言,在盐湖向矿区转变的三个阶段中,三种生产方式都在与其特定的生产关系,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空间和实体空间。而且生产方式的革新尤为重要,它不仅外显还内嵌在空间生产的全过程。由此,对生产方式的关注及其回溯性考察,可作为探讨茶卡盐湖历史变迁和当前景区空间生产的起点及其分析路径。具体来讲,在第一阶段,青盐的生产工具相对简单,这与盐的易于开采直接相关。而青盐产量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正相关,即便扩大再生产也仅能以增加人力为主要方式。盐的用途比较单一,民国时期虽有国内外专家前往该湖勘察,并指出这里发展化工业的优势和提出过一些规划及设想[1]18,基于时局、生产力等因素,以致并未实现。与盐业相关的一些管理和职能机构虽已具备,但与上述各要素一样都在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社会使然,而盐湖在整体上却更具自然性。在第二阶段,当工业文明与茶卡盐湖相遇并以机器生产开始替代手工采捞时,开启了从盐“场”向盐“厂”、从盐湖向矿区的转变,不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产关系,都在彰显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计划经济的时代际遇。后期,盐湖与我国“三线建设”时期中的许多矿区之发展相类似并都在实现着半机械化生产。此时期,茶卡盐湖的自然空间被逐渐改变,在不断增添和建起代表工业化的生产设备和体现社会性的基础设施中,盐湖经空间实体中的生产而实现着整体空间的再生产。第三阶段中,盐厂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管理方式的革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盐化工产业的建立,盐湖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这使得青盐从食盐逐渐向更具附加值的化工原料或新材料发生演变,茶卡盐湖也由此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座“金山银山”。由此可言,三个接续相继的发展阶段正因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改变从而使生产方式不断革新,进而直接影响盐湖的空间生产。这个过程是通过人对自然资源持续性的价值利用和空间实践,从而形成了盐湖空间生产的阶段类型和演变于今的实体空间,并以生产、管理等多元并存又因时而迁的社会空间将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予以呈现。同时也表现为人对盐湖历时性的资源开发和设施建设,进而展现了盐湖历史变迁的时代图景和发展至今的整体风貌。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402/631.html



上一篇:新时代的旅游策略艺术与节日双重构建的审美乌
下一篇:近年来人类学民族学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