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柯诗性智慧语境下教育的诗性再审视(4)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诗性教育”是情感和生命的教育,首先要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实现对人性的唤醒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维柯的理论,人类各民族的文化

1.“诗性教育”是情感和生命的教育,首先要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实现对人性的唤醒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维柯的理论,人类各民族的文化和民政制度都是在诗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及成果都具有诗性色彩,诗性即人性、灵性和本真。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明传承手段,天然具有维柯所说的诗性。

教育的诗性价值就在于把情感灌注于教育的全过程,把情感的人作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情感是人类知、情、意的高级心灵活动,体现着人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统一。诗性的教育就是要体现人情感的温度,要始终紧扣“人是目的”这一主题而开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本性,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立德树人。在有效开展这一过程中,教育者毫无疑问发挥着支配作用。首先,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为人师表、示范作用显著,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产生情感共振,如此才能实现道德示范和引领作用。其次,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情感联结。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冷冰冰的工具和产品。教师要在情感上尊重、关心、爱护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在教育管理中要做到春风化雨、以情化人,如此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教育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富于创设教育情境。在教育情境中让学生沉浸情感,通过情感体验和投射产生的共情,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潜移默化让学生受震动、受教育,内化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

生命教育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情感教育就是生命教育,遵循情感就是尊重生命。人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蕴含无限潜能的生物,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价值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让生命成为人类世界最大的财富。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对象热爱、敬畏生命,教师要尊重、欣赏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要相信学生天生就具备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曾说,“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7]1,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尤其是在当代知识和信息大爆炸、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深刻的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更应该成为一个陪伴者、鼓励者、引导者和赋能者的角色。因此,生命教育要让人对生命心存敬畏的同时还要为生命赋能,激发生命无限的价值和潜能。人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教育者要做的着眼点就是要助力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各种途径创造一个个振奋精神、鼓舞灵魂的目标环境让学生去自我攀登。只有在自我攀登的体验过程中,人才能找回自信和价值,实现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进一步“联结”和诗意共生。

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用特别诗意的语言道出了教育的初心和真谛:“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8]让教育的诗性真谛回归,遵循人的情感本性,唤醒人灵魂的内在澄明;尊重生命的自由意志,助力学生的自我发展,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2.“诗性教育”要指向艺术和审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人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美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事物具备的一种本质属性,更是人类的一种主观感受和感性认识。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9],如果说美是一种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如何欣赏美、认识美、领悟美的真谛,则是一种感性和理性兼具的高级意识活动,是“人”作为主体对“美”的对象感受的过程,也是一种充满自由想象和创造的情感体验,这种意识活动、感受过程和情感体验就是艺术审美。美学的集大成者康德认为艺术审美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意志活动,还是一种判断力,他认为“惟有对美的鉴赏的愉快才是一种无利害的和自由的愉悦……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种表象方式做评判的能力。”[10]可见,艺术的活动是审美的活动,也是意志自由的活动,既有感性的灵动,也有理性的判断,是感性美和理性美的和谐统一。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225/558.html



上一篇:人类的音乐语法
下一篇:领有和所有评介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