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正义向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5)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道德情感与伦理实践在国际合作中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爱国主义要想取得实效就离不开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合作,各国在合作中共同繁荣进步

(二)道德情感与伦理实践在国际合作中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爱国主义要想取得实效就离不开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合作,各国在合作中共同繁荣进步,同时也提升了自身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推动世界进步的能力。合作除了能带来互利以外,还能够培养和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这也是破除狭隘爱国主义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早就指出,工人阶级“劳动的解放既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存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国家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有赖于最先进各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合作”[21]609。马克思将各国之间的合作视为实现无产阶级劳动解放的根本途径,而这种团结必然要打破地域、民族界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这个客观规律依然没有改变,要想获得国家民族的发展就不能脱离世界,更不能拒绝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马克思认为,各国独立自主的存在本就应该 “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22]84,“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就“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9]26。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是国际开展合作的基础,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只有在独立的、平等的基础上的合作才是持久的、正义的。

共护和平、共谋发展是合作的目的。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难民潮等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8]58。而靠冷战思维既不能解决本国问题,也无法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恩格斯认为,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23]592。历史就是在各种意志、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发展的,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着贡献。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自然也需要各国人民的合力。面对法西斯主义惨无人道的暴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自觉组成统一战线,同仇敌忾,这就是对共同争取和平的最好注解。马克思主义告诫我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10]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做的是……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2]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五、尊重历史与面向未来的统一

爱国主义既有历史性又有未来指向性。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独有的印记,也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24],“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5]326。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回望历史旨在以历史审视现实,从历史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历史进步中汲取营养智慧,启示当下,把握未来。

(一)否认国家历史是对人类良知的挑战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从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到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从丑化中国革命史到对英雄人物的恶意中伤,敌对势力试图通过否定中国历史、淡化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来对中国人民实施思想渗透以达到颠覆政权的目的。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是“以西方文明为强势主体的一种普世化”[26]1。全球化中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尊重规律、平等相待、文明互鉴。但不能否认的是,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多元文明中增强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使其成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一些狭隘的爱国主义者妄图通过美化国家的侵略史以掩盖民族历史上非正义性的一页,企图利用歪曲甚至是阉割的方式达到自身目的,实则是对正义的背弃,是以爱国之名迫害他国人民,是对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伤害,更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如今,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粉饰战争的行径不断重演,不仅有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还有篡改教科书的行为,抛出一系列否认侵略史的言论,比如抛出“侵略定义未定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否认强征“慰安妇”、否认强征劳工以及造成了“万人坑”的惨象、否认进行惨无人道的活体解剖、否认进行细菌战毒气战的可耻行为、否认对平民的血腥屠杀……公然蔑视国际法、亵渎被侵略的国家与人民、罔顾国家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27]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让历史事实说话,“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28]。“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对正义的伤害,颠倒黑白只能自欺欺人,否认侵略的历史最终“必然失信于世界人民”[29]。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629/699.html



上一篇:西方民族志电影略述
下一篇:民法典的立法思想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