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之于人与人之于音关于音乐之人类学探索之探(12)

来源:人类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们经常把音乐作为物体对待,即音乐是某种创造的东西,一种稳定的跨越时空的特质,有着潜在的用途和效果。如此,音乐可以从其时间和地方抽象出来

我们经常把音乐作为物体对待,即音乐是某种创造的东西,一种稳定的跨越时空的特质,有着潜在的用途和效果。如此,音乐可以从其时间和地方抽象出来放置到新的语境里, 例如在创作250年之后,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b Minor Mass)可以在非宗教的场合演奏。将短暂乐音转变一个物体是社会的成就,这就需要社会科学的解释。换言之,社会学家将音乐当作不同种类的物体通过两种方式的解释:音乐作为调性的制度化体系和音乐作为商品(commodities)。二者都有着漫长的历史,而且支持了这样的观点:音乐是书写和记录的文本,这种文本可以被持有、流传和审视。音乐作为制度化的体系,其形成过程即如韦伯所揭示的理性化过程,也就是(西方)音乐如何形成今天的形态。这是一个通过排斥和选择的计算过程, 也是使西方成其为“西方”(sets apart West)的过程。这一理想化的过程导致了(西方)音乐的规则性(uniformity),同时也形塑了人们的音乐听觉。虽然这一体系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以最为科学的方式来将音高区分为音符,但这个音乐客体却被想当然地认为就是如此,尤其在西方,而且它形塑了个体听音乐的基本趣味和态度。[29]

音乐作为商品(commodities)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而且价格水涨船高。早期买卖音乐卷入劳动力买卖,与之交往的有国家、教会、贵族则扮演赞助人角色,保证了音乐家和作曲家通过他们的服务得以生存。18世纪晚期,随着商业性音乐出版和版权法的出现,保证了成套成套的乐谱成为特别整体。物化的乐谱和文字成为产品帮助了作曲家们脱离被赞助身份,进入了自由的市场;与此同时,表演这些音乐作品的场所猛增。出版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因为音乐作品的表演获得经济补偿。音乐商品化在19-20世纪之交进一步发展,各种技术的使用与改良,使音乐从短暂的演奏本质和印刷的永恒本质中解放出来,而得以广泛传播。今天,音乐传播的条件更是前所未有,音乐消费者可以从各种互联网上下载和观听所喜欢的音乐。

将音乐作为物体进行思考有助于理解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道理。然而,由于乐的“物体性”(object-ness)在文化上和历史上都相对具体,所以它可以成为一种过程的物化(reification)的模式,从而可能使人将人们的创作错误简单地视为自然的成果,如1周7天只是对时间方式中的一种概括,但音高的区分也相似。音乐物体性在作为商品也可以有所启发,音乐的物体性嵌入于制度;它的普及性在于每天的生活;它的流行性见之于人们的业余爱好,而通过它在超越性的神圣话语中的表达,音乐使自己成为可以被触及的社会建构过程的典型。[29]总之,考察音乐的物化和商品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收获。

相比于视音乐为固定质量的物体,把音乐考虑为活动是将音乐视为某种成为从未完全实现物化的状态——它不被限制而且是开放的,是动词意义的。音乐学家斯莫尔(Christopher Small)指出,“音乐不是个物件(a thing)而是种活动,一种人们做的东西。音乐明显是拟构的,是行动的抽象。只要我们对它进行深入验证时,其现实性往往隐而不见”。[30]音乐作为活动的证据是音乐表演,这是既定的物理性本质,但同时又引导和强化表演。在古典音乐领域,演奏家在演奏时会尽力理解作曲家在乐谱字里行间的本意。如此一来,对作品的理解必然是思考的过程,包含了音乐和非音乐的成分,这样的理解把音乐和各种互动之间的编织放到了聚光灯下,这类取向揭示了个体在集体中工作,诠释所面临的世界。“做音乐”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揭示了音乐乐谱的事实性和表演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意义,而这样的意义正是来自于互动。[29]

如果这样来理解音乐,人类学对音乐研究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无论是把音乐是为物件还是活动,人类学的整体观(holism)都提醒音乐与社会和文化的其他方面的不可分割性,例如对山西“乐户”研究[31]和音乐研究中的“仪式音乐”(ritual music)。我们不应把仪式音乐限定在宗教场域里。美国学者罗伯特·贝拉(Robert Bellah)认为,现代国家创造了制度性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32]是国家自身的自我崇拜,这一论断无疑与涂尔干关于宗教崇拜的是社会本身有着承继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分析现代国家如何利用音乐凝聚国民的精神,培养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感,我们或许可以将为国家服务的音乐视为工具和物件来加以分析。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401/628.html



上一篇:电影玛的十七岁民俗情境的人类学释读
下一篇:旅行人类学

人类学学报投稿 | 人类学学报编辑部| 人类学学报版面费 | 人类学学报论文发表 | 人类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